|
我就读于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会计专业,2011年下半年在美国密歇根州一所州立大学交流了一学期。通过短期的交流学习以及比较了中西方大学教育内容和方式的不同,我将分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 学习 美国大学不仅传授学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更注重独立思维的能力,丰富的价值观等人文素质培养。
首先,美国大学教育求精不求多,希望学生掌握扎实的技能和知识。大学教育希望学生明白"考前突击可以使你取得高分,但速成的知识也是脆弱的。"与国内相同,美国大学为四年制。国内四年需要学250-300个学分,每学期一般修七、八门甚至十几门课程。而美国一般四年只修200以内的学分,每学期选四至五门课即可,高中还有大学先修课程,大多数大学承认这些学分,进入大学后即可免修。然而,学分如此少的大学学习,却比高中繁忙很多,整个学期都需要处于备战状态中。首先,美国课程成绩不是"一考定终身"。每门课程的分值分配到了多个小项目中。可能有多次考试,出勤率和考试也只是一部分,平时还有小测验和论文,后者分值所占比例甚至大于考试成绩。其次,学生需要大量时间准备和整理消化课堂内容。课前需要阅读大量资料,课上必须认真记笔记,还因为知识版权保护,课件不许拍照,讲课内容不许录音。课后得整理复习,因为很快就得面对测验或者考试。为了防止学生临时抱佛脚,有的老师还会规定如果最后一次测验前的复习测验成绩不佳,即使期末考得再好也会相对减分。除此之外,还有由助教带领的讨论课,分小组讨论相关内容,回答问题。以及学校提供专门的实验室供学生上机操作或者熟练技巧与知识的实验课。比如练习操作会计的账务系统。 美国提倡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探究事情发展因果的思维。老师鼓励学生提问,也积极回答学生的疑问和引导学生自答。所有老师每节课都会匀出相当多的时间提问和解答问题,如果没有人提问老师会感到十分尴尬。而对于学生的答案,即使不是很切题,老师也不会予以否定,最重要的是有理有据、言之有理,这一点要求在写论文时更加明显。相对中式教育中偏向于捕捉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美国教育更注重事物内在的机理和动因;注重培养学生从了解现象到认识分析理解辨识知识,掌握剖析事物发展的原因和原则的能力。因而对于老师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学校也没有统一规定。即使是同一门课程,不同的老师上的教材和内容要求也可能不同。没有统一期末考试,考试内容也凭老师的个人研究方向设定。这是因为能力的培养和理性思考比知识的传授更重要,这样的方式也让老师可以自由地指导学生怎么认识分析问题。此外,考试测验和报告也能反映美国大学知识整合、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重视。美国大学的考试和论文,对知识的理解和整合能力要求更多。考试内容可能提前公布,甚至可以自备小抄,不用硬记概念公式。主观题目例如名词解释则没有标准答案,需要参考教材和笔记,通过整理得出自己的答案。对于论文,则需要自己独立思考。以自己的想法为论点,学过的知识等作为论据或补充。比如心理学就会要求阅读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导论》和雷·布莱德伯瑞的科幻小说《华氏451》然后用课堂和《精神分析导论》的知识和理论解释《华氏451》中的心理现象和当代美国媒体中心理学的应用。另外,抄袭是有严格的比对系统控制的,一旦发现则会有严厉的处分。 美国教育还强调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讨论课上会分小组解决问题,连考试的答案也会让学生分组讨论后分享给大家。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准备考试。图书馆都会开辟专门的合作讨论房间,里面有小桌板可供学习小组讨论。每个人是运用独立思维解决问题的个体,但是确是互相联系整合的集体。合作互利,才会有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课余生活
除了学习课堂知识,美国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也是相当丰富的。学校里多层的健身中心提供了全面的健身器材,甚至可以攀岩,有教练指导。一栋健身中心里里面分层还有篮球场和跑道。几乎每天都会有各式的免费的课程,比如拉丁舞、瑜伽、有氧运动等。不定期还会组织各类比赛,甚至是自己设计的,也会有外出滑雪攀岩等活动。社团组织也是丰富多样,社团中学生形成了紧密的联系。不少学生在工作后,还能因为来自共同的社团,享受到多方面的照顾。 除此之外,凭学生证时常可以从学校拿到在当地举行的体育运动或艺术演出的优惠票。学校提供专车接送。
学生宿舍社区也会时常组织活动,比如到附近的艺术馆免费参观和感恩节大餐等活动。我在交流期间因积极出谋划策,参加社区活动,还在期末得到了最有价值居民奖。
三、我们的感受和思考
通过短期的交流学习,我感到美国先进的文化技术水平和优秀的整体公民素质是与丰富的教育投入和先进的教育制度紧密结合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首先,美国在教育上的投入相当可观。美国大学主要以政府拨款分担教育经费。据统计,美国用于大学的教育经费就占GDP的2.4%,总教育经费更达6%,高于世界平均。此外美国教育经费还有其他丰富的来源,比如彩票、教育税、私人教育基金、校企联合的合作关系、校友捐款等。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也给这些教育融资投资提供了保障。 美国私立学校大多比公立学校排名靠前的原因就是拥有大量的校友捐款。 美国的教育制度,目标是培养有独立思维、有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学生,而不是仅仅掌握知识和技能。首先在入学机制方面,大学选拔综合能力条件突出的学生,欢迎全面发展的学生,而不是只有成绩优秀的学生。入学条件申请不仅包括美国高考SAT、高中成绩,还包括社区和社会工作等课外实践经验等。而且SAT每年可以考7次,最终成绩取几次考试中每门成绩最优秀的合计。一次考不好不能说明不够优秀,最高分才说明你真正能力。这样的入学条件才为培养有领导力、创造力等综合素养的下一代清理了障碍。
同时,弹性化入学机制还为终生学习的社会氛围提供了良好基础。美国大学高达40%的学生年龄大于25岁。校园里可以看到来自各种年龄层次的学生,有一边学习一边照看幼儿的中年妇女,有花甲年纪的老者,还有因为了免去所有学费,通过服兵役2年延期毕业的学生。灵活的入学机制使学生即使为了工作辍学数年,在失业率较高的时候再返校复学变成了可能。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美国人不同的大学观念,他们没有需要在一定年限前完成大学学业的紧迫感。在美国人眼里,上学主要为了获得生存的能力而不是文凭。在美国,高文凭不一定决定高薪。不需要本科文凭的蓝领工人平均工资就高于普通白领。例如,一名线务工人的年薪有五万五,其他的工种有的甚至可以达到7万,而需要大学学历的教师年薪却只有四万五左右。因此宽松的入学机制保证了更多人能够接受大学教育,提高全民素养。
我们也应看到,目前中国也在逐步作教育改革,达到美国的教育水平也时日不远。例如,本学院中西结合的特色教育就让我们受益颇丰。而眼下作为学生最迫切的是努力学习,为将来积极投入祖国的经济文化建设打下良好基础。除此之外,学生不是只具有出色的应试能力或者只能够知识输入却少有自己思想的输出,缺乏对事物独立的思考和理解。正如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讲到"中国人的思维局限于对有形世界"。因而一个拥有良好素质的公民需要知识的武装同时也需要能够剖析抽象概念的思维和分析能力。 黄晨露 |